旅遊情報站News

阿里山五奇-鐵路
阿里山森林鐵路
搭乘阿里山小火車,順著阿里山森林鐵路慢慢上山的您,將不再與四周的自然美景擦身而過。全線共經過49個隧道,77座橋樑,21個車站。雖然阿里山小火車的速度無法與公路競爭,但是可同時欣賞三進三退的「Z」字形路段、螺旋爬山道,以及沿途熱、暖、溫三帶的林相變化,卻是台灣僅有、獨一無二的!
1899年日本為了運送木材而規劃興建,軌距 762公厘,最大坡度6.25 %,最小曲率半徑40公尺。民國一九一二年,長達66.6公里的嘉義至二萬坪段宣布通車,民國一九一四年,再延長至阿里山並逐漸增設支線,阿里山森林鐵路全長71.4公里,從海拔30公尺的嘉義車站歷經3.5小時的車程,到達海拔2216公尺的沼平車站,與印度大吉嶺至喜馬拉雅山鐵路、智利至阿根廷安地斯山鐵路,稱世界上僅存的三條登山鐵路,昔日為轉運木材而興建的它,如今以蛻變成阿里山森林旅遊列車,讓大家有機會體驗一下阿里山小火車的風情。
阿里山森林鐵路-路線介紹
一、 本線
阿里山森林鐵路的興建遠在日治時代明治37年(西元1904年),為搬運木材之方便,開始進行勘查、測量及規劃設計。隨森林開發業務發展之需要,為世上著名的登山鐵路之一。阿里山森林鐵路開發初期純以運材為主。阿里山森林鐵路具備登山鐵路五大工法中之四項
S型路線與一百八十度大彎
為了降低軌道的坡度,登山鐵路在山谷或溪流間蜿蜒鋪設,甚至繞上一圈一百八十度大彎,但是海拔高度獲得提升,又名Ω type turn。這是全球登山鐵路不分區域最常見的工法。
阿里山森林鐵路,可以在17.1K大彎竹崎至木履寮間,看到一個典型的180度大彎。
?圈型路線與螺旋型路線:
登山鐵路以?圈型路線與螺旋型路線鋪設,甚至繞上許多圈,使海拔高度獲得提升。路線迴繞圓心一圈者為Loop line,迴繞多圈同圓心或是不規則?繞不同圓心者為 Spiral route。阿里山森林鐵路經過獨立山螺旋路段,可以看到火車以不同高度出現三次。
之字形折返路線
火車在爬坡時,為了降低軌道的坡度,在腹地不足之下,S type line and U-turn line不能使用,Loop line and Spiral route亦無法蜿蜒鋪設,只好以一進一退,類似走樓梯的方式爬山,使海拔高度獲得提升。一般而言,之字形路線會使編組運量與行車速度大受影響,不得已才會如此設計。阿里山森林鐵路的之字形路線,在台灣最為膾炙人口,火車經過第一分道之字形路線,火車從右側上來,從左側折返登山。
二、 祝山線
祝山日出奇景享譽國內外,上阿里山者必定前往祝山觀賞,原先僅有羊腸步道,遊客於凌晨提燈徒步行走,極為不便,林務局有鑑於此,乃於民國60年間開闢祝山專用林道,成立祝山客運,改以中型汽車接送遊客。但自阿里山公路通車後,上山遊客激增,為因應激增遊客及顧慮遊客安全,林務局乃毅然克服困難,於民國73年5月30日興工開築祝山鐵路,全長6.25公里。以阿里山新站為起點,經十字分道轉對高岳至祝山,蜿蜒於海拔2216公尺至2451公尺的高山上,沿途時有雲海瀰漫,氣象萬千,這是國人自建的第一條登山鐵路,專供遊客前往祝山觀賞日出奇景。
三、 神木線
行駛阿里山車站至神木車站區間車。(時刻表僅供參考)
車次
阿里山(開)
神木(到)
車次
神木(開)
阿里山(到)
100
10:15
10:22
101
10:30
10:37
102
10:45
10:52
103
11:00
11:07
104
11:15
11:22
105
11:25
11:32
106
11:40
11:47
107
11:50
11:57
108
12:05
12:12
109
12:15
12:22
110
13:15
13:22
111
13:30
13:37
112
13:45
13:52
113
14:00
14:07
114
14:15
14:22
115
14:30
14:37
116
14:45
14:52
117
15:00
15:07
118
15:15
15:22
119
15:30
15:37
120
15:45
15:52
121
16:00
16:07
122
16:15
16:22
123
16:30
16:37
四、 沼平線
行駛阿里山車站至沼平車站區間車。(時刻表僅供參考)
車次
阿里山(開)
沼平(到)
車次
沼平(開)
阿里山(到)
31
09:00
09:06
32
09:15
09:21
33
09:30
09:36
34
09:45
09:51
35
10:00
10:06
36
10:15
10:21
37
10:30
10:36
38
10:45
10:51
39
11:00
11:06
40
11:15
11:21
41
11:30
11:36
42
11:45
11:51
43
13:00
13:06
44
13:15
13:21
45
13:30
13:36
46
13:45
13:51
47
14:00
14:06
48
14:15
14:21
49
14:30
14:36
50
14:45
14:51
51
15:00
15:06
52
15:15
15:21
53
15:30
15:36
54
15:45
15:51
阿里山森林鐵路-沿線車站介紹
【嘉義車站】
從阿里山鐵路的角度來看,嘉義站是阿里山森林鐵道延伸出來的交會站,銜接著縱貫線。嘉義車站海拔30公尺,曾經是臺灣唯一集台鐵、糖鐵、林鐵的「三鐵共構」的車站。在第一月台可以看見台鐵1067mm與阿里山762mm不同軌距並列於此地。目前,第一月台北側是前往阿里山的搭乘地點。
【舊北門驛】
北門驛木造車站位於阿里山鐵路的登山方向右側,估計建造於1910~1912年,是以阿里山紅檜為建材的典型日式車站建築。民國87年5月16日不幸發生大火,所幸只燒毀右側百分之四十,由嘉義林區管理處編列預算以原有建材「紅檜」重新整修,於同年11月7日整建完成。民國88年九二一大地震曾一度受損,北門驛又再次編列預算維修,成為今日的風貌。
【鹿麻產車站】
鹿麻產又名為「鹿滿」,距嘉義10.8公里,海拔為82公尺,站內設有2股線。
曾經鹿麻產是北門站與竹崎站之間的重要大站,車站所在的村落曾經人潮聚集、商業活動鼎盛,但自阿里山公路開通後風光不再,然而自民國71年11月起就不再有火車停靠。遺留下來的木造車站本無人管理,荒蕪多年,原貌十分破舊。民國90年後,隨著鐵道文化與觀光風氣日開,老車站逐漸獲得重視,與社區民眾的共識和支持,民國93年12月,才依舊觀重新整建,恢復昔日風貌。鹿麻產車站站長宿舍,則於民國95年4月整修完成。
【竹崎車站】

【木履寮車站】
木履寮又叫木屐寮,位於嘉義起點18.9公里,海拔324公尺。火車由竹崎站出發至此,才短短的4.7公里,但卻爬升近200公尺,站前坡度高達千分之50。民國70年降為招呼站,車站的木造站房已經拆除。
【樟腦寮車站】

【獨立山車站】

【梨園寮車站】
梨園寮車站位於嘉義起點31.4公里,海拔905公尺。梨園寮過去或有梨子種植,但目前則以麻竹為大宗特產。這兒的竹筍和土肉筍往往製成筍干外銷日本。民國74年年後,梨園寮車站已經改為無人看管的招呼站。
【交力坪車站】

【水社寮車站】
從交力坪車站至水社寮經過8個隧道,是今日阿里山森林鐵路兩站之間隧道數最多的路段,火車經過16號至19號隧道剛好正是以ㄇ字形繞著四天王山的篤鼻山而行,而20至23號則繞過第二三四峰。
水社寮車站,海拔1186公尺,是位在篤鼻山、四天王山群峰下的一個小車站,這個車站最有趣的地方,在於軌道呈現一個「Ω」字形,火車從進站到出站恰好是180度,與二萬平站是阿里山森林鐵道二座Ω」字形的車站。民國80年代水社?早已成為無人看守的招呼站,最近因周遭有蝙蝠洞景觀,廢棄的車站也改建為蝙蝠教育中心,水社寮車站是臺灣第一個結合火車站的蝙蝠生態教育解說站。
【奮起湖車站】

奮起湖驛原是一間木造車站,位於奮起湖老街右側的出入口。這座車站在新車站啟用之後,已移作為奮起湖監工區。在民國93年重新整修,原有的古蹟車建築已被拆除,依照原來的樣式重新建造一座,成為今日的木造建築。
【多林車站】 未通車
多林舊名別囉嘕,是大凍山麓的一個鄒族小部落。多林車站距離嘉義50.9公里,海拔1516公尺。車站本身是向右的大彎道,從車站可以回頭望見大凍山。民國74年起多林成為招呼站。
【十字路車站】 未通車
十字路車站距離嘉義55.3公里,海拔1534公尺,位於十字路山南麓的山脊線上,這裡原本是平地前往阿里山的古道中途站,同時是來吉和達邦、特富野等地部落古道交會的地點,此乃十字路之名的由來。現今這個名字更為貼切,原來,這兒亦是阿里山公路和阿里山鐵路最靠近的地方。從車站下車,右邊階梯下去就是阿里山公路了。
【 屏遮那車站】 未通車
從十字路口,再往前就是屏遮那。屏遮那車站距離嘉義60.5公里,海拔1711公尺,屏遮那車站是一折返式車站,此後便是著名Z型鐵道登山。同時,亦是溫帶林和暖帶林的交界處。火車不僅進入雲端,也開始以「之」字形一進一退方式登山。
【二萬平車站】未通車
火車行駛至二萬平,恰好為海拔2000公尺,二萬平,即地勢寬廣之意。1912年阿里山森林鐵路通車時,二萬平為阿里山鐵路的終點站,當時即設有三角線以供車輛調度轉向,並設有機關車庫。後來1914年延長至沼平車站,二萬平才漸漸失去原終點站設計的功能。
目前為阿里山青年活動中心所在地。在假期和加班車時,火車會在此停靠。在登山方向右側前方,可見塔山雄偉的山壁,經常吸引許多遊客前往拍照。黃昏時的塔山夕照和晚霞、雲海都是著名的風景。
【神木站】

【阿里山車站】

【沼平車站】

沼平車站,歷經大火吞噬、改建,現在的新站房於102年4月21日正式啟用。
沼平車站的重建工程由日本五十嵐設計師親手打造,一樓部分採RC構造,二樓為挑高木造結構,全館以完全榫接工法,不用任何一顆鐵釘,特別引進日本木造技術,傳達木建材之優點與開發現代木造技術可行性,呈現復古日式鐵道風華。
沼平車站在設計上除了火車站運輸功能外,亦結合藝術展演、原住民人文商家等多功能,提供旅客更能品味鐵道藝術。另外沼平車站也導入回收水資源再利用、引進自然光等環保建築工法,並與沼平公園及周邊地形環境融合,充分呈現具開放性及親近性的建築外觀。此設計還於民國95年9月獲得「2006年日本建築學會結構設計部門最優秀獎」。
【祝山車站】

可一覽阿里山登山鐵路的種種情境。